推荐理由:厦门因海而生,凭海而兴,作为鹭岛学子,应深刻了解海洋文化,做到知海、懂海、爱海、研海。
案例一:
1912年的“厦门号”长什么样?像版画的剪纸你看过吗?13日,蓝海智库组织了一次海洋文化主题的研学之旅,厦门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、厦门市原副市长潘世建先生再次出任研学导师,亲自带队前往澳头超旷美术馆,参观正在举办的大型船模展。
该展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宇平及团队带来104件船模,类型分别为:宋船、郑和船队、远古希腊船、大航海时代船队、厦门号、现代船(包括辽宁舰、泰坦尼克号等),为游客展示了古今中外各个时期航海事业的发展历程。
在这次展览中,“厦门号”船模是冯宇平带来的礼物,他特地为本次船模展打造。厦门号1912年从厦门出发,途经上海、北海道、阿留申群岛,在加拿大稍作休整后沿美国西海岸南下,经巴拿马运河驶入大西洋,最后北上到达纽约,被誉为“大西洋第一中式帆船”。
相关链接:冯宇平,祖籍吉林省,中国工艺美术大师,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宇平绢人”传承人,现任中国文艺家协会理事、长春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、吉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,其绢塑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得大奖,其中包括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。
同时展出的还有吉林工艺美术大师李宝凤带来的“纸上乾坤”剪纸作品展,把传统的剪纸艺术融入到现代的写实主义中,栩栩如生,远看像是版画,细看才发现是剪纸,研学的同学和家长看了均叹为观止。
随后研学队伍还研访了维尔海洋馆,了解多种生态环境下的海洋生物……
前往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参观学习……
半日海洋文化研学活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小朋友们高兴地说,这下作文有素材了!
案例二:五通灯塔公园之旅
公司与海峡都市报共同策划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“企鹅小记者活动”,通过参观五通灯塔公园,让小朋友了解灯塔公园建造的条件和背景,回顾五通码头的历史,追忆“万人坑”日寇侵华惨案;认识世界十大灯塔,感受世界港口灯塔文化。在地图广场聆听“厦门号”帆船从港口出发,搏浪扬帆环球航行、在蓝色地球铭刻中国帆船痕迹的故事,感受厦门勇士扬帆九万里,走向海洋、拥抱海洋的宽阔胸襟和气魄。
看看小记者们通过研学旅行后写下的游记,就能感受此行的意义和收获。